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忆秦娥·郜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作者南宋词人曾觌(dí)1169年隆冬去金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小题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小题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
答案
小题1:承上启下(过渡)(1分),承上文“伤”,点明了引发伤感的原因(1分),又引出了下阙对赵国故都繁华奢靡景象的思忆(1分)。
小题2:虚实结合(或对比,寓情于景)。示例: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1分),运用想象虚写了古时繁盛一时的赵国丛台歌舞奢靡的画面,实写了萧瑟秋风中邯郸古道衰草连天的凄凉景象,以虚衬实(2分),寄寓了作者对宋王朝割地求和、国家衰微的悲痛之感(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解答作用题目,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结构方面考虑与前后文的关系,是否有照应、铺垫,是否是承上启下。内容方面则需要考虑主旨、感情、形象方面的作用。这句词,从结构上看,承前启后。在内容上,点明哀伤情感。
小题2:
题目分析:本词运用想象,写赵国盛极一时的奢靡场面;又写到现实的衰草连天的情景,构成强烈的对比和时空错位之感,吸引读者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深刻的把握词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