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为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某课外研究小组向实验教师领取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⑥                        .要完成该实验,他们还必须向实验老师领取的仪器有镊子和                   

(2)实验室制取时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收集CO2时,他们如何检验已CO2收集满?                                                  

(4)实验室制取气体要选择适当反应物.我们知道实验室制取大量CO2气体不能用浓盐酸,因为                                                                  ;也不能用稀硫酸,因为                                                                  

(5)他们对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条件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究,做了如下四个对比实验:

①取m g块状大理石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反应;

②取m g块状大理石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反应.

实验现象:产生气泡的快慢顺序为②>①.

实验结论:影响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                                    

答案

(1)锥形瓶;集气瓶;长颈漏斗

(2)CaCO3+2HCl=CaCl2+H2O+CO2

(3)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就证明满了

(4)浓盐酸易挥发,会导致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反应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碍反应的进行;

(5)盐酸的质量分数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上枢密韩太尉书》回答问题。(8分)

上枢密韩太尉书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学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小题1:.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1分)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气之所(         )        ②气可以养而(            )

乎其文(         )        ④北黄河之奔流(          )

小题3:.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1分)

小题4:.作者认为写好文章的条件是“养气”,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他举了哪几个例子?(2分)

小题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你认为他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吗?请说清理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