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小题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小题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中关键词语的鉴赏能力。要推究炼字的妙用,不可把分析之字孤立起来谈论,而要放在诗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语句的含义来考查。“网”在这里做动词用“网罗,用网罩住”的意思。诗人将丝丝小雨比作一张大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欲网春”想要留住春天采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所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看文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想通过这样的景色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此诗前两句写景,所写春景并非生机勃勃,而是残花败景,要抒发的是仕途失意的苦闷。后两句叙事兼抒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门前冷落,抒发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