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小题1:简要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5分)

小题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的情感。(6分)

答案

小题1:“偷”指孩子们敛声屏气、蹑手蹑脚、东张西望扑打枣、梨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小题2:词中一“足”一“闲”尽显作者情感。一“足”字,表达了词人对居住环境、生活的满足。一“闲”字,是指在“万事从今足”的心态下,作者觉得“偷梨枣”的儿童顽皮、有趣,展现出作者的悠闲;轻快笔调之中,透露出对当生活的喜悦之情。(喜爱、与世无争、知足、闲适之情,任选三个,并且加上适当解释即可得6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炼字。“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分析 “偷”字妙处时要先结合诗句具体回答 “偷”字写出孩子们怎么样的情态,然后回答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此题考查炼字,炼字答题步骤:①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④想想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是否有作用。

小题2:

题目分析:分析作者情感时要寻找到这首词中的关键词语,即“足”和“闲”。这首词是描摹农村生活景象的,“足”与“闲”就是对这种生活的态度的表白。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