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点绛唇 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小题1:上阕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
小题2:请赏析“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两句。
小题1:王维《渭城曲》(或《阳关曲》《阳关三叠》,或“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分)
作用:①突出了作者飘泊天涯时与友人刚刚相逢又旋即别离的无限悲苦之情。(2分)②使语言典雅、含蓄、凝练。(1分)
小题2:这两句使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寒蝉”“斜阳”“暮”渲染了一种浓重、悲凉的气氛,(1分)烘托了作者与故人分别时的浓重、愁苦的心情。(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分析作品的主题。分析时,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可从上阙中找出关键词《阳关》句!由此可以联想到了王维《渭城曲》(或《阳关曲》《阳关三叠》,或“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这是运用了典故。运用典故,可以借典故中所体现的情感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在语言上还可以达到典雅、含蓄、凝练的效果。故答题时,要从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两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从中找出关键词句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如“寒蝉”“斜阳”“暮”都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以此来烘托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浓重、凄苦的心情。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这是典型的寓情于景或者借景抒情的手法。答题时,可从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以及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来份作答,还可以从分析意境来体会分别的愁苦画面角度来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