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南征① 杜 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一年后杜甫逝世。
小题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象在诗中有何作用?请联系全诗,简要回答。
小题2: “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
小题1:诗人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春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2分)美丽的春景反衬了诗人暮年南征的愁苦悲哀,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2分)(语意相近即可)
小题2:颔联表现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的羁旅之苦;(1分)颈联表现了诗人此刻的南征之苦:年老多病,仍想报效朝廷,现实的命运却迫使他南征;(2分)尾联表现了诗人一生苦吟,不被赏识的寂寞之苦。(1分)(语意相近即可)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本诗写春景,是乐景,而以下各联均描述诗歌自己的苦难,写的是哀情,所以运用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其主要作用是衬托。突出了诗人晚年被迫沿江而下愁苦悲哀。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关键语句的能力。尾联“百年歌自苦”是本诗的核心,诗歌从多方面“歌”了“自(己的痛)苦”,颔联写自己的漂泊之苦,颈联写自己老病南征之苦,尾联不被赏识没有知音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