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我国作为最大的美债持有国,在美元的跌跌不休之下,我国进一步加快了外汇储备分散化的步伐。但我国仍持有美国国债8677亿美元。中国也一直在呼吁,希望美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切实采取措施,维护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信心。这表明

①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②诚信是国际经济交往活动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③购买国债是一种高收益和高风险同在的投资行为

④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①符合题意,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就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②符合题意,美元贬值是美国不讲诚信的表现。③错误,国债是稳健的投资。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经济全球化实质。因此保留①②,选择A。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影响:①有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利: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使世界经济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 * *

材料二 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严重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请回答:

(1)材料一“列宁的思路”指的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邓 * * 在“列宁的思路”的启发下,在中国实行了什么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当时遇到什么情况?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苏俄和美国实施上述政策,在结果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苏俄和美国的改革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