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岳忠武王祠①

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 * * 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②,不见 * * 奏凯歌?

【注】①这首诗作于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几十万精锐全军覆没,鞑靼大军压境,明王朝危在旦夕。很多人劝皇上放弃国都,迁都南京,于谦力排众议,极力要求坚守北京,坚决打击鞑靼大军。②朱仙镇:指岳家军朱仙镇大捷。

小题1:颈联写到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分)

答:                                                                                    

小题2:咏史怀古诗常常借古讽今,试简析本诗这方面的特点。(3分)

答:                                                                                    

答案

小题1:写到了黄叶、古祠、寒雨、清山、荒冢、白云等意象,营造了岳王祠庙冷清荒寒的意境,很好地烘托了岳飞的悲剧命运。

小题2:)这首诗作于明王朝危在旦夕之际,很多人力主迁都南京,于谦则力排众议,力主坚守北京。在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不应退缩,而应迎难而上!为此,诗人建议明王朝汲取南宋从汴梁迁都杭州偏安一隅、主战将领备受非议和 * * 臣阻扰的历史教训,避免再次上演岳飞那样的历史悲剧。全诗借古讽今,强烈地浸透着作者的立场主张。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对典型意象的把握,抓住每一句中的名词加以概括即可;第二问考查意境的理解,解答时可抓住诗句中“黄、寒、清、荒”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来揣摩。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由题目“岳忠武王祠”就应想到南宋时大的背景,然后结合注释再理解,就难鉴赏出借古讽今的内涵。具体答题时要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