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颗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下面是反映上海近现代历史的一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时,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须与外国互通有无。”并下令关闭沿海其它口岸,只留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并以《防夷规条》限制外国人在华的活动。
(1)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其主要表现是什么?(1分)
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上海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强迫中国开放上海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1分)
材料三: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3)列举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工业一例(1分)
材料四: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4)据材料,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1分)
材料五:
(5)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1分)
(6)请写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具体到年月日)。(1分)
(7)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正式挂牌开张。浦东新区的开发得益于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分)
(1)对外贸易进严格的限制;1分
(2)《南京条约》;1分
(3)江南制造总局;1分
(4)新文化运动;1分
(5)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分
(6)1921年7月23日(必须具体到年月日)1分
(7)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清朝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知识,通过材料中乾隆帝下令关闭沿海其它口岸,只留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我们可判断出: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其主要表现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对外贸易进严格的限制。
(2)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因此强迫中国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是《南京条约》。
(3)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相关知识,李鸿章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和曾国藩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工业是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李鸿章创办的民用工业是轮船招商局,本题要求回答军事工业,因此答案是:江南制造总局。
(4)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可判断,这次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新文化运动。
(5)通过关键词“1919年6月上海工人游行队伍”,这指的是五四运动后期斗争中心转移到上海去的情景,因此我们可判断出这次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其影响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主义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6)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属于识记内容,五四运动为中共一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是1921年7月23日,最初召开的地点是上海,后来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 * * 党的诞生。
(7)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浦东新区的开发得益于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首先考虑浦东新区的开发属于对外开放的内容,因此我们可判断出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做出对外开放的决策是在那次会议上?因此本题的答案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