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野 步                          野 步

周密(宋)                    赵翼(清)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小题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2分)

小题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5分)

答案

小题1: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 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分)

小题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也可):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醉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4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抒情形象的能力。此题两首诗都以写景抒情的手法描绘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周诗:和煦的风吹斜了麦陇的新稻,小青蛙再水洼草根处不停的叫着。多么羡慕那无忧无虑的蝴蝶啊,暂且沉醉在这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吧。诗中“麦陇翠浪”、“草根蛙噪”、“蝴蝶醉花”等意象生动形象第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让人赏心悦目,诗人沉醉其间,其乐无穷,陶醉于美妙山野春光的隐者形象呼之欲出;第二首诗:诗人依杖野步因深秋已至,不觉感到寒气袭人,再加上秋风无情,吹红了枫叶也吹白了诗人的头发,描写出一个深秋野步,身临其境,感慨年华已逝的伤感的老者形象。解读此题,宜从诗歌描写的意象入手,通过景与情的关系进行分析。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两首诗三四两句共同的表达技巧应该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即表现手法,分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和其他表达技巧等,解读此题时,注意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主要表现手法,周诗写蝴蝶闲来无事,烂醉于野草花中;赵诗写秋风管闲事,更是明显使用了拟人手法。拟人手法,赋予景物人的情感,更突出了抒情主人公或喜或悲的情感。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