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2)图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___________聚落。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题分析来看,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城市;乡村

(2)乡村;临河分布,交通便利

(3)B;两河交汇处

(4)乡村

(5)不合理;造纸厂污染水源,应放在河流的下游

论述题

(17分)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今年“两会”内容,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甲同学收集到“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增长情况的材料(见表一)。

表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增长情况(单位:%)

年    份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GDP增长12.714.29.69.210.3
财政收入22.532.419.511.721.3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10.412.28.49.87.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49.58.08.510.9
⑴分析上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请写出两点)(4分)

乙同学收集到以下素材:根据党中央的建议,国家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纲要。《纲要》为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勾勒出了一幅国强民富的路线图。

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什么需要全国人大审议通过。(5分)

⑶丙同学认为“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必须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说明理由。(3分)

丁同学收集到以下素材:2012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地位的是哪部法律?说说这一法律体系形成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5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