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渔家傲

欧阳修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沙滩上。

【注释】①当:作为。②厮:相。与下句“相”字互文见义。

小题1:词中所写的采莲姑娘形象有什么特点?请概括。(2分)

                                                                                         

小题2:有人说“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沙滩上”中“惊起”一词有“转折之妙”,请结合上下句简析。(4分)

                                                                                          

答案

小题1:词中所写的采莲姑娘具有活泼、大胆的特点。(一点1分)

小题2:“惊起”的前句写姑娘们喝醉了酒,在荷叶的绿阴中睡着了;(1分)后句写船因无人打浆而在沙滩上搁浅了,(2分)用“惊起”二字写从姑娘们从醉酒中醒来时的惊讶情态,(3分)既表现了“醉”字,又写出了“醒”,起到从醉眠到苏醒的转折作用。

小题1:

题目分析:“逡巡”,顷刻,显示水乡女子荡舟技巧的熟练与急欲并船相见的心情,人物出场写得颇有声势。“酒盏”句,是对姑娘们喝酒逗乐的描写,是一个倒装句,即“旋将荷叶当酒盏”的意思,倒文是为了协调平仄和押韵。这个“旋”二字,与上面的“忽”字、“逡巡”二字,汇成一连串快速的行动节奏,表现了姑娘们青春活泼、动作麻利的情态,惹人喜爱。

小题2:

题目分析:第三句“醉倚绿阴眠一饷”笔锋一转,热闹转为静止。又拈出一个“绿阴”的“绿”字来,使人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和音响的对比,从而构成了非凡的美感。下面两句笔锋又作一层转折,从“眠”到“醒”;由“静”再到“动”,用“惊起”二字作为转折的纽带。特别是这个“惊”字,则又是过渡到下文的纽带。姑娘们喝醉了酒,在荷叶的绿阴中睡着了,而船因无人打桨随风飘流起来,结果在沙滩上搁浅了。“惊起”是言醒来看到了这个令人尴尬的场面,这样既坐实一个“醉”字,又暗藏一个“醒”字。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