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2000年11月,朱 * * * * 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

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

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 * * * * 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

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

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

材料二、按照《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框架,2010年1月1日,中国

——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这片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19亿人参与,

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中国—

—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

之间最大自由贸易区。其启动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之前的9.8﹪降至0.1﹪;而东

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

从12.8﹪降低到0.6﹪,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何缅甸90﹪的商品将于2015

年实现零关税。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消费者、企

业和国家分别有何积极意义?(12分)

答案

①对消费者而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关税降低至零关税,市场

不断扩大,商品数量和种类大大增加,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机会增加,生活成本降低,生活水

平提高。

②对企业而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关税降低至零关税,企业生产

成本下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更加便利,有助于企业“走出去”,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③对国家而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有利于我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

推进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

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

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题以《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建立自由贸易区

积极意义知识的理解。此题主要从三个角度,对消费者而言选择商品的机会增加,生活成本

降低,生活水平提高;对企业而言有助于企业“走出去”,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对国家而

言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等方面回答。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