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巩乃斯的马(节选)

       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集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裹挟,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的词语。

     (1)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倏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语段,说一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中用了许多比喻句,找出来,在下面画“______”,并仿写一句。 

4.请摘抄这个段落中的四字词语,并任选两三个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好像。

     (2)很快地。

     (3)]形容特别像。

2.暴雨中的马群。(意思对即可)

3.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

     湖水平静的像一面镜子。

(答案不唯一)

4.争先恐后  前呼后应 披头散发 

     淋漓尽致  临危不惧 

写话“略”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化经典阅读(共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列举了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个事例,喻劝君王要善于“以时”养民。

B.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了,应该要先使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育他们。

C.孟子提出合理发展生产,并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D.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重在使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只要做到这点,君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2)从上面两则选段来看,孔子和孟子在治国施政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