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在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如下图所示: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n极附近溶液的pH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中被腐蚀的金属是___,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4)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2H+ = Fe2++H2

(2)2H++2e- = H2↑;增大

(3)Zn;Zn+2H+ = Zn2++H2

(4)B >A>C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综合

阅读资料,完成各小题。(13分)

资料1:中国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中国的前沿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资料2: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示意图。

(1)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作为产业转入区的原因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A是珠江三角洲在第一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            ________ 产业。(2分)

资料3: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下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

(2)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分)

(3)90年代以来,“珠三角”的“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 _____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