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诗歌题(10分)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小题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理由是什么?

小题2:诗的后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案

小题1:塑造一位因为丈夫远行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理由是不理残机和君出、思君。

小题2:比喻手法。好处是把思妇的思念过程比作满月由满到残的过程,表现出思妇的憔悴日甚一日,写得形象生动,含蓄委婉,真挚动人,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

小题1:

题目分析:此类赏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都要从诗句中找出一些与人物形象相关的关键词,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来分析作答。“君之出”“思君”体现出了丈夫远行未归;“不理残机”体现了内心空虚无心劳作的特点;“减清辉”体现了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要根据词语的运用来体会表现手法的运用。“思君如满月”一句,诗人把思妇的思念比作满月,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句。把抽象的思念化为形象生动的满月;“夜夜减清辉”一句,以减清辉来比喻思妇的憔悴不堪,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答题时,可结合着具体的诗句及关键词加以联想和想象,先分析内容再分析其表达效果。

单项选择题 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