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诗歌题(10分)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小题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理由是什么?

小题2:诗的后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案

小题1:塑造一位因为丈夫远行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理由是不理残机和君出、思君。

小题2:比喻手法。好处是把思妇的思念过程比作满月由满到残的过程,表现出思妇的憔悴日甚一日,写得形象生动,含蓄委婉,真挚动人,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

小题1:

题目分析:此类赏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都要从诗句中找出一些与人物形象相关的关键词,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来分析作答。“君之出”“思君”体现出了丈夫远行未归;“不理残机”体现了内心空虚无心劳作的特点;“减清辉”体现了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要根据词语的运用来体会表现手法的运用。“思君如满月”一句,诗人把思妇的思念比作满月,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句。把抽象的思念化为形象生动的满月;“夜夜减清辉”一句,以减清辉来比喻思妇的憔悴不堪,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答题时,可结合着具体的诗句及关键词加以联想和想象,先分析内容再分析其表达效果。

单项选择题

[案例二]  H市动物园的搬迁  今年66岁的M是某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野生动物学科带头人。作为权威的野生动物学家,M院士曾多次被邀请参与全国各地野生动物园的迁址论证,其中,H市动物园的搬迁最为曲折。  据了解,H市动物园迁址之争由来已久。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H市动物园的规模和所处位置已不利于动物园自身的生存发展。1999年,H市政府首次提出动物园搬迁的设想。2000年初,M院士等专家通过在区位、环境、人文和投资等各方面综合比较论证,首选天恒山风景旅游区为动物园新址。天恒山以其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诸多优势,得到社会各界及有关专家的认可,但当时由于位于天恒山出口的向阳山火葬场暂时无法搬迁,这一最佳方案只好放弃。  2000年12月,H市有关部门曾将动物园正式定址松北新区,但这,里是地势低洼的湿地,缺山无林,若人造山林和土方回填,则工程量巨大,又邻近滨洲铁路线,噪音干扰严重。2001年5月,在M院士等专家组成人员和社会人士的强烈建议下,迁址工程停工。2002年6月,M院士等专家组成人员同意把新址定在距出城口38公里处的鸽子洞,并当场建议为避免公路噪音,要将园址沿垂直公路方向往内迁移。  2003年3月,在动物园新址开工前,M院士在施工现场踏查,结果发现施工现场已不是当初论证签字时的鸽子洞原址,而是顺着公路又向前推移,距城区的实际路程已超过50公里。这意味着市民游览动物园将要承受高昂的费用和浪费大量时间。更严重的是,M院士还发现了附近存在强烈的噪音源,将对动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而此时,影响选择天恒山的最大障碍已被扫除。2003年2月,H市政府决定将向阳山火葬场搬出天恒山,计划在天恒山地区建设以旅游为主的大型生态园。于是,M院士和其他科学家决定弃鸽子洞而选天恒山。  对于有人议论作为科学家居然出尔反尔,M院士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家,要有科 * * 知,要说真话。我所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野生动物的生存命运”。他认为,目前解决H市动物园新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广大市民,公开召开听证会,让广大市民做决定。  H市政府在充分听取市民和专家的意见后,最终把动物园新址定在天恒山。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H市动物园新址的原始决策和追踪决策分别是()。

A.定址天恒山和定址松北新区、鸽子洞

B.定址松北新区和定址鸽子洞、天恒山

C.定址鸽子洞和定址松北新区、天恒山

D.不能确定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