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1,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2晚3, 山山黄叶飞。

【注释】①已滞:谓羁留甚久,悲于长江,故江水也因之而不畅。

②高风:指秋风。       ③晚,指晚秋。

小题1:从一、二句中的哪两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感情?(5分)

小题2:三、四句的写景有何作用?(6分)

答案

小题1:“悲”“念” (各1分) 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羁旅之愁(2分)、思乡之痛(1分)

小题2:后两句对一二句所写之情起映衬烘托作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景象,映衬凄寂心情,飘零旅况,映衬旅思乡愁。(寓情于景、以景结情也正确,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手法3分,分析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关键词来体会理解作者的情感。一个“悲”字体现了客旅久滞的羁旅之愁;一个“念”字体现了思归未归的思乡之痛。答题时,要抓住“悲”“念”所给人带来的丰富的想象与共鸣感分析作答。

小题2:

题目分析:在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中,景物描写一般都是为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起着衬托作用,所以答题时,可先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再由景物描写所起的衬托作用来答出作者情感。如诗歌最后两句渲染了秋季凄凉的气氛,是为了衬托作者的凄寂心情及思乡之情。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