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推直选”是近10年来党的建设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也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一种新的选举民主模式。它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由党员、群众公开推荐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党组织书记和委员。
材料一:2010年9月,南京市委对一年前“公推直选(试点)”产生的363个城市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进行评议。结果显示,新一届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工作让党员、群众满意,“公推直选”制度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材料二:“公推直选”得到了党员群众的认可,但“公推直选”如何操作?程序如何设置?这一选举方式的评议、质询和考核等监督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确保真正把这种权利交给基层党员。
(1)阅读材料,结合《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推直选”这一制度为什么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完善“公推直选”这一选举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拓展群众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扩大了基层民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了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既要看到“公推直选”的优点,也要看到它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虽然“公推直选”这一选举方式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其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是主要的,因此需要坚持和完善。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公推直选”在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问题要作具体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