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小题1:颔联与颈联在写景角度及意境氛围两方面有何差异?请简要赏析。(3分)
小题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作答。(3分)
小题1:(1)颔联写近景,境界高古、清幽(古朴、幽雅、清净)。颈联眺望远景,景象阔大、幽眇(空阔、迷蒙、幽深)。(“近景”“远景”1分,各自的意境氛围2分)
小题2:(2)采用融情于景(侧面烘托,白描)的手法,通过处士卢岵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卢岵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高洁,表现了作者的思慕之情。(手法1分,卢岵古朴高洁1分,作者思慕之情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诗歌写景的角度主要有动静、远静、虚实、明暗等方面,结合本诗来看本诗应是远近的角度。景物的特点要扣主要意象前的修饰词,如第二联的“古树”“清露”“千峰”,“古”“清”给人幽静感,“千”则有空旷感。考生对写景的角度通常把握不好,适时地考一考有利于学生掌握。
小题2:
题目分析::“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本诗的景物描写来看,意境是清幽、阔大的。所以山居者的追求也是远离世俗的高洁、恬淡。古人写诗都讲究含蓄、委婉,赞美别人的生活情趣是为表达自己的情感追求。如陶渊明描写田园生活的美好,实则表达自己的生活追求。掌握了此规律,这一类题都可迎刃而解。本题既是对诗歌主题的概括,又是对作者人生追求的分析。学生容易将二者混淆在一起,将二者放在一个题目中考查,有利于检测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