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小题1:          ,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小题2: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

小题3:手中各有携,             。(杜甫《羌村三首》)

小题4: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

小题5:马毛带雪汗气蒸,_______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小题6: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两章》)

小题7: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答案

小题1:雪暗凋旗画

小题2: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小题3:倾榼浊复清       

小题4: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小题5: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小题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小题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题目分析:小题1要注意“凋”不要写成“调”,小题2注意不要把“既”写成“即”,小题3注意“榼”不要写错。小题4要注意“垒”不要写错,小题5注意“檄”不要写错。小题6注意“溪”不要写错。小题7注意“辩”是通假字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种爱

  有个故事,挺短,但特别迷人。

  有个男孩子一向淘气,作业总是写得乱糟槽,常打架骂人,还总是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但女教师从不(鄙视、歧视)他,因为她知道,男孩子没有妈妈,爸爸是个养鸡专业户,他必须听爸爸的。爸爸。急火燎地忙,他也就必须忙,这也正是他不能遵守纪律的原因。

  一天,女教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和祖国》。大家立1刻拿起笔,“刷刷刷”地写——那“刷刷刷”的声音就像春雨——唯独那男孩子看着天花板,呆呆的,蔫蔫的。女教师便担心:对于他,是不是题目出难了?但很快又摇了摇头:不,既然大家都在写,且个个都是悠然神往、(夸夸其谈、滔滔不绝)的样儿,就说明题目没问题:肯定能写,也肯定有的写。那——为什么他就一筹;莫展?女教师亮闪闪的眼睛便看着他,(等待、期待)着,盼着他也能拿起笔来。(果然、居然),他抬起头,拿起笔,想了想,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在作文本上写了起来。

  当女教师批改到他的作文时,也就读到了一篇极奇怪的短文:祖国是母鸡,我愿意是一粒米。看着这篇只有一句话的短文,女教师的心头热浪滚滚,仿佛一下子悟出了一条真理:即便是喂鸡喂得极烦躁的孩子,心里也有阳光!

  于是,第二天,在作文讲评时,她格外提到了这篇短文。她说:“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但有个聪明的孩子却认为,祖国的形状更像一只母鸡,也正是这个深情的‘母’字,格外突出了他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的爱。他写道:‘祖国是母鸡,我愿意是一粒米。’听!这就叫无私的奉献,这就叫彻底的牺牲,这就叫深深的爱与浓浓的情!因此老师认定,在这次交上来的作文中,这个‘母鸡与米’的比喻最精彩,也最最迷人。”

  还有更迷人的呢!也就是打这天起,那个淘气的男孩子就彻底变了,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一下子!“刷”的一下子!

  看看这以后的他吧!彬彬有礼,从不迟到早退,从不打架骂人,更不曾旷课,他特别努力,作业干干净净的,作业本上的字,清一色一笔一画的,整整齐齐的。那是他用他的心写的。

  他的心里从此长满了爱——是女教师种的。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筹莫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有更迷人的呢!”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

4.“他的心中从此长满了爱。”如果把这句话中的“长满”换成“充满”,你觉得怎么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觉得文中的“迷人”可以这样理解:首先,女教师认为________________是迷人的;其次,________________是迷人的;最后,________________是迷人的,这也是这个故事“特别迷人”的原因所在。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