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1)据材料一,指出乾隆皇帝怎样看待对外贸易问题?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6分)
材料二 中华国民军……对于友邦各国益敦睦谊……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款外债照旧担任……如数摊还……五、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各国 * * 及与各国所借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宣言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
──孙中山《同盟会成立方略》
(2)材料二反映了同盟会在对待国际条约和外债方面采取怎样有立场?它为何会采取这种立场?(4分)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象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 * * 文选》第三卷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原因;并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8分)
(1)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中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对外国的恩惠。(2分)
政策:闭关政策。(2分)
后果: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2分)
(2)立场:反映了同盟会对帝国主义的妥协立场。(2分)
原因:为了得到列强的支持。(2分)
(3)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离不开世界。(4分)
内容: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2分)
立足点: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2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今对外交往和开放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阅读材料一,从材料中的“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可以看出,乾隆帝人物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和外国进行贸易往来,只是为了体恤他们,才允许广州一地对外贸易。维为此,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这一做的后果是阻碍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看不到外国的先进,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
(2)阅读材料二,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同盟会承认和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效,体现了同盟会对帝国主义的妥协立场。
(3)阅读材料三,邓 * * 看到了闭关锁国给中国造成的落后局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现现代化更离不开世界的帮助和支持。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外国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立足点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闭关锁国并不是完全禁绝对外贸易,该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中国逐落后于西方国家,19世纪中期遭到被动挨打的局面,对于该政策,要从两个方面评价,既要看到它暂时起到的民族自卫的作用,也要看到它对中国社会长期的消极影响,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要想自强就不能闭关锁国,要坚持对外开放,增强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