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小题1:本诗为送别诗,试述首句写景的作用。(3分)

                                                                                        

小题2: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猿啼”以声音来渲染凄清氛围(1分); “客散暮江头”,“暮江头”点明时间地点(1分);暮霭沉沉,朋友扬帆远去,营造了清冷凄切的送别环境(1分)。

小题2:写法:以景结情,寓情于景(1分)。好处:营造意境,含蓄蕴藉(1分)。“青山万里一孤舟”用辽阔的万里青山与孤舟的对比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1分)。(学生如答“对比”“衬托”也可酌情给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答题时应先解释诗句的内容,因为是首句写景的作用,因此可以想到渲染气氛、营造氛围这样的术语。具体分析时抓住“猿啼”这一典型意象来分析。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最后一句“青山万里一孤舟”是写景,因此应该想到以景结情这样的术语,抓住“同作逐臣君更远”可以体会出恋恋不舍的感情,品味“一孤舟”可以体会到旅途的孤寂之情。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