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

送郑侍御谪闽中⑴

高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⑵。大都秋雁少⑶,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 行矣慎风波。

【注释】⑴侍御:官名,即侍御史。负弹劾纠举不法之责。郑侍御为高适的朋友。谪:指官吏因过失,降职调遣到偏远的地方。⑵闽中:就是现在的福建地区。⑶大都:大概。

小题1:诗歌的颔联选取了那些意象?这些意象写出了闽中怎样的特点?(6分)

                                                                

                                                                

小题2:请简要赏析尾联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5分)

                                                                

                                                                

答案

小题1:

①秋雁、夜猿。(2分)

②诗歌用“秋雁少”表现闽中的偏僻和消息的闭塞,用“夜猿多”表现闽中夜晚的凄清、环境的恶劣。(4分)

小题2:

尾联运用了象征(或比喻)和虚写的表现手法。(2分)“雨露”象征(或比喻)皇帝的恩泽,“逢雨露”虚写对方肯定会得到赦免,回到京都;“风波”象征(或比喻)朋友生活中的艰难险阻,诗人以“慎风波”告诫友人要小心行事。诗作表意含蓄委婉,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劝勉、告诫、关心之情。(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

次联主要描写了秋雁、夜猿两个具有传统象征意义的意象。秋雁一般象征着书信,秋雁少,表明音讯不通,消息闭塞;还有秋雁难以到达,说明地处偏僻。“夜猿”悲啼多用于渲染凄凉的环境。

小题2:

题目分析:尾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分析时注意挖掘喻体的象征寓意。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