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0年7月29日,中 * * 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它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满足群众接受更好教育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高素质、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与会代表委员们就提升素质教育、高校办学自主权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受到政府的充分关注。教育部的一位代表认为: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本着试点先行的路径推进,在吸取西方经验的同时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国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许智宏指出,大学的一切制度建设都必须围绕大学的核·心任务进行构建。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说优先发展教育对满足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事物发展源泉与动力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代表观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②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能促进科技和人才的培养。③优先发展教育能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综合国力。④优先发展教育有助于培育“四有”公民,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我们要在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要本着试点先行的路径推进。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坚持重点论。所以大学的一切制度建设都必须围绕大学的核心任务进行构建。③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吸取西方经验的同时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或运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知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