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4分)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小题1:请概括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2分)

小题2:末句“软红光里涌银山”中哪一个字用得好?请赏析它的妙处?(2分)

答案

小题1:诗人是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雅士。

小题2:“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的写出了夕阳余辉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的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绮丽景象。(两个任选一个即可)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入手,如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逐胜忽忘寒”,写诗人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小立”句写诗人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把一个因爱美景而不顾寒冷的“痴人”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最爱”直言自己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从这些动作与心里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这类题要注意分析其表达技巧及其对表达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的作用。“软”字以触觉写视觉,属于“通感”修辞,表现出光线、颜色柔和的特点,非常形象。“涌”字描写出诗人在“软红”中,忽然发现记忆中的“青山”消失,陌生银白的山峰突现时的惊喜的感受,作者化静为动,表面上是写“银山”涌现之景,实则表现诗人“最爱”之情。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