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①上孤烟②。

复值接舆③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墟里:村落;②孤烟:炊烟。③接舆:人名,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这里借指裴迪。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这首诗首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答案

小题1: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小题2:“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可结合着诗歌题目及注释来了解诗歌写作背景,然后抓住关键词来分析景物描写中寄寓的诗人情感。对“寒山”“秋水”“落日”“墟里”的景物描写,构成了一幅田园山水深秋暮色图,“倚杖柴门,临风听蝉”塑造了诗人安逸、超然物外的神情。“醉”“狂歌”借典故来表现隐士的风度,情景相容,表现出诗人闲适之趣。

小题2:

题目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转”和“日”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的手法;③看“转”和“日”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表现出了山的动态、水的响动的特点,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