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过南旺守闸①

刘基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余。

壮颜随日减,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②国,浮云少昊③墟。

秋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

【注】①刘基,元至顺年间进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该诗作于他弃官还乡之时。南旺: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古运河边。守闸:停船等待河上闸门开启。②须句:春秋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③少昊:传说中的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

小题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各有什么效果? (6分)

答案

小题1: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伤感和政治上失意、急切思归的愁苦心情。(4分)

小题2:用典(借古伤今),使抒情委婉含蓄,发人深思;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秋心”写得具体可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借景抒情。

小题1: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探究诗歌的情感要从题目、注释、和文中的关键词语中寻找,“壮颜日减”“衰鬓疏”可以看出是人生短暂,“蔓草”“浮云”句可以看出繁华易逝,结合注释“弃官还乡之时”可以看出失意。

小题2: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通过两句诗的比较分析哪一种蕴藉耐味,一般顺着作者的思路分析原诗的好处,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通过注释可以确定用典,“秋心如汶水”是明显的比喻,答题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答出效果。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