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5分)
浪淘沙 夜雨
梁寅①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注】①梁寅(131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人,元宋明初学者。
小题1:上片画线词句是运用什么手法写“愁”情的?请简析。(2分)
答:
小题2:下片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请简要分析。(3分)
答:
小题1:将“愁”喻作春雨后疯长的“百草”,形象而贴切地突现了“愁”之浓烈。〔2分。 “将‘愁’喻作‘百草’”1分,“‘愁’之浓烈”1分。〕
小题2:下片写雨过天晴,红日东升,霞光万道,洒满山庭,还有“莺啼”(或运用“彩霞”“红日”“啼莺”这组意象),描绘了一幅明丽的春光图,表达了词人豁达、愉悦的心境。〔3分。意象1分,意境1分,感情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根据“愁如百草”很容易确定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类似题目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情景交融这一表现手法的鉴赏。答题时先解释下片的整体意思,然后再抓住典型意象围绕“情与景的关系”展开分析即可。答出“豁达、愉悦”类似的术语的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