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8题。(6分)

春日客感

黄景仁

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

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35岁客死他乡。其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的前两联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这首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3分)表现了怀乡思归之情。(1分)首联以“乡心落雁前”表现思归之迫切,以“只有”“更无”强调了这种感情的强烈;颔联以离别之销魂及春日他乡不敢登高望远,表现诗人怀乡的愁苦心情。(2分)

小题2:①融情于景。颈联景中寓情,虽是繁花似锦、芳草凄青的春日,但诗人听到的却是雨声淅沥,看到的是烟雾迷蒙,“烟”“雨”之景中,融入了浓浓的悲情。②反衬手法。尾联以江水上涨,别的游子乘船回家,反衬了诗人有家难归的惆怅,突出了思乡之情。(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抓住“只有乡心落雁前”“多少归人下水船”与注释“35岁客死他乡。其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就不难揣摩出诗人的情感。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因为“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涨”这几句都是明显的写景,因此不难答出融情于景。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