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①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②不归去,空戴南冠③学楚囚。

【注】①云物:云雾。②鲈鱼正美:晋张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美食而辞官回乡。③“南冠”:典出《左传》,释义有三,一为俘虏的代称;二是泛指南方人之冠;三是借指南方人。

小题1:试分析颔联的意境和写景的技巧。(6分)

小题2:本诗表达的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案

小题1:①营造了凄清的意境: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吹笛之人,交织成成凉画面。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凉之情。②视听觉结合:“残星几点”“雁横塞”“人倚楼”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3分)

小题2:①表达了诗人的故园之思和归隐之意。(2分)②诗的前六句描写秋日凄凉之景,雁阵南飞,引起作者思乡之情。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思乡归隐之情,说自己要像张翰那样辞官归乡,过一种悠闲生活。(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诗歌意境的分析的题目,诗歌的意境分析首先要描述意象,然后点明意境,最后明确情感,此题通过诗中的“残星”“雁”“人倚楼”可以看出创设的是一种凄清之境,表达的是内心的悲凉之情。写景的技巧主要是顺序、着眼点和手法,此题主要是着眼点的变化视听结合。

小题2: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诗歌的情感主要关注注释、题目和文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通过注释看有归隐之情,题目“长安”点明在外,“秋望”望家,可见思想之情,从文中的词语尾联的“归”字也正好点明这种情感。

阅读理解与欣赏
实验题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学名为乙酰水杨酸,结构简式为。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阿司匹林的合成,主要原料是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CH3CO)2O],制备基本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1、乙酰水杨酸是白色晶体,易溶于乙醇、乙醚,在128~135℃易分解。

2、主要试剂和产品的其它物理常数

名称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或沸点(℃)水溶性
水杨酸132158(熔点)微溶
醋酸酐102139.4(沸点)与水反应
乙酰水杨酸180135(熔点)微溶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杨酸与醋酸酐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                     

(2)制备阿司匹林主反应时,仪器必须干燥的原因是                    

(3)合成阿司匹林主反应时,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              ,除酒精灯外,该加热装置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4)提纯粗产品时加入饱和NaHCO3溶液至没有CO2产生为止,再抽滤(即减压过滤),结合提纯流程回答加饱和NaHCO3溶液的目的是                                   

(5)最终所得产品可能仍含有少量水杨酸,检验含有水杨酸的操作和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