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68岁。8年来餐后1小时左右上腹部疼痛。多于秋季复发,每次持续3到5天不等。服雷尼替丁后症状可缓解。近2月疼痛持续性,服药后不缓解。间断黑便。查体:重度贫血貌,左锁骨上淋巴结可触及,约2个花生米大小,质地较硬。上腹部轻压痛。

提问: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便潜血试验

B.血清胃泌素测定

C.B超

D.胃镜检查

E.钡餐造影

F.立位腹平片

答案

参考答案:D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有关西藏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19分)

材料一: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西南流经拉萨市,后汇入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流域多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地区,下游河谷开阔,是西藏的主要农业区,也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

材料二:拉萨河流域图、近年来拉萨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统计图 

材料三:拉萨水文站河流水文特征数值表

 材料四:正在兴建的青藏铁路向西延伸线—拉日铁路线路东起拉萨,顺雅鲁藏布江穿越近90千米的峡谷区,西至日喀则,拉日铁路项目建设积极借鉴青藏铁路建设的成功经验,认真做好环境生态保护工作,桥梁和隧道多成为工程的一大特点。

1.分析拉萨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年10月26日,拉萨河干流上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简析旁多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区域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1998~2011年间,拉萨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拉萨河河谷地区种植耐寒喜凉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作物,牲畜以耐高寒的___________和藏羊为主,属于高寒农牧业区。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拉萨河下游地区农业发展提出具体措施建议。(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析拉日铁路工程“多桥梁和隧道”特点的地理原因及该铁路的建设意义(至少各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