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注:本诗创作于1968年。

小题1:诗中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当时环境的险恶,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作者为什么要“用孩子的笔体写下”,他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案

小题1:本诗运用了“蜘蛛网”“灰烬的余烟”“深秋的露水”“凝露的枯藤”“凄凉的大地”等意象描绘出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显示出当时环境的险恶,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感情。(点出意象2分,分析2分)

小题2:“孩子的笔体”虽幼稚,但却是美好的、一笔一画认真书写的,表明作者愿望的纯真,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作者发出“相信未来”的呼喊也许是不合时宜的,却表明了作者对信念的坚信不移,对理想追求的热烈奔放。(点出原因2分,点出感情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回答本题时,除了要找出诗中用来表示险恶环境的意象外,还要分析这些意象所描绘的年代,以及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题2:

题目分析:分析作者为什么要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应结合“孩子”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分析:孩子幼稚,但却纯真;孩子处于生命生长期,热烈奔放;孩子心理纯朴,代表美好事物。答题时要从“原因”和“感情”两方面回答。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