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小题1:这首诗的前二句写了怎样的春景?对下文写情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2:作者抒发感情能突破常理,结合诗歌的后二句加以赏析。 (5分)

答案

小题1:这首诗的前二句写了春草丛生、柳丝飘拂、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生机盎然的春景。(2分)作用是从反面衬托出(2分)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2分)

小题2: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2分)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拟人手法,构思新奇,曲折巧妙。(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黄”,已经用嫩绿、鹅黄两色把这幅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点染得十分明媚;次句“桃花历乱李花香”,更用暗笔为这幅画添上嫣红、洁白两色,并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使画面上的春光更加艳冶,春意更加喧闹。诗人在这两句里写足了春景,其目的在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小题2:

题目分析:后两句诗就转而写诗人的愁恨。这种愁恨深深植根于内心之中,是不可能因外界春光的美好而消除的。南唐冯延已《鹊踏枝》词中“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两句,就是直接写出了这一事实。而贾至不这样直写,却别出奇思,以出人意表的构思,使诗意的表现更有深度,更为曲折。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这在诗思上深一层、曲一层,使诗句有避平见奇之妙。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其立意就更新奇,遣词就更有深意。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