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对《相信未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写于1968年。从诗中不难看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但年轻、热情、执著,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B.诗中的“我”是一个虚构的形象,不是作者自己。

C.这首诗句式基本整齐,隔行押韵,不少句子开头用字相同,使韵律和谐,有一种固有的音乐美。

D.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言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诗中的“我”是抒情主体——作者本人。《相信未来》是诗人食指在1968年,在他20岁时候写的,特点非常鲜明。思路清晰,前三节着眼于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随后的三节回答的是为什么会相信未来。诗歌的主旨明确,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要相信未来。意项丰富,形象生动,诗趣盎然。 诗歌善于借助新颖的比喻、贴切的拟人、整齐的反复表情达意,使得诗歌充满了张力和活力。全诗共分七节,每节四句,每句字数相差无几,匀称的结构很便于诵读。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