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________            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2)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

(3)杜牧《赤壁》中揭示英雄与机遇的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思乡念亲的名句。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了思乡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想象表现了对妻子的无尽思念。

答案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 关关雎鸠,窈窕淑女,  (3)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4)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题目分析:这道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1)默写此句时要注意“辩”的写法;(2)默写此句时要注意“雎鸠”、“窈窕”的写法;(3)默写此句时要注意“郎”的写法;(4)默写此句时要注意“雁”、“烛”的写法。

点评:诗文默写是语文试卷上必不可少的一种题型,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问答题

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志。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浙江省文明办和有关部门于近日发起“我家斑马线”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据报道,2006年1月至10月,浙江省有近20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死亡,100多人受伤。南方某小城2008年上半年有8位行人在斑马线上被车撞死。

  材料2:《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人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材料3:来自广州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探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下面有三条减少斑马线事故的建议,你最认同哪一条?请简述理由。

  建议一: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

  建议二: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养。

  建议三:科学合理地设置斑马线。

观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请你仿照风景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示例】垃圾桶上的宣传语:

  ◆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

  ◆环境卫生100分=99个垃圾桶+您准确无误的1投!

温馨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