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计算:
(1)
a2
a+1
-
1
a+1

(2)(1+
y-3
y+3
-2y
y2-9
答案

(1)原式=

(a-1)(a+1)
a+1

=a-1;

(2)原式=

2y
y+3
(y+3)(y-3)
-2y
=-y+3.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动物游戏之谜

周立明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游戏呢?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则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梯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哈佛大学神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特贝在卡纳里群岛上研究黑猩猩发现,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他们就会用棍子去做出各种游戏行为: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容易学会使用棍子。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游戏成为幼小动物和成年动物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 * * 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赖特发现,哈得逊湾的北极熊在冬季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到了夏季,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不必为猎食整天奔波。吃饱喝足,就进行各种游戏,如摔跤、奔跑等。夏季游戏好像体育运动,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冬季捕食大有好处。因此,这两们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这几种假设说,哪一种更有道理?研究者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游戏行为有点儿像体育运动,有点儿像演戏,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令人捉摸不透。因而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1.对“动物游戏之迷”的破解总结有误的一项是[ ]

A.游戏是动物能把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环境巧妙结合。动物在学习中也得到了心愉悦。

B.动物通过游戏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熟悉未来生活应掌握的技能,以适应生存。

C.动物游戏实施动物在竞争生活中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调节和补偿。

D.动物游戏行为是复杂的,“动物游戏之谜”的谜底有待深入研究。

2.下面列举的动物行为不能对应证明“动物游戏之谜”的假说的一项是[ ]

A.“演习说”:黑猩猩掌中汲水。

B.“自娱说”:北极渡鸦在雪坡上飞上滑下。

C.“学习说”:猩猩用棍子赶鸭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

D.“锻炼说”:羱羊在斜坡上奔跑,在悬崖上跳跃。

3.对本文的思维结构形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从四个方面叙述了动物游戏的四个“假说”,采用了并列式思维结构。

B.本文从四个方面诸层次深入分析动物游戏的目的,为层进式思维结构。

C.本文用先提出命题,然后阐述各种假说,再结论的总分总式思维结构。

D.本文先结论,在举例论证,由理论阐释,也有实例支持,行文思维严密。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拜住,安童孙也。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遣使召之,欲与语。拜住谓使者曰:“嫌疑之际,君子所慎。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耶?”竟不往。至治元年正月,帝欲结彩楼于禁中,元夕张灯设宴。时居先帝丧,参议张养浩上疏,拜住谓当进谏,即袖其疏入奏,帝悦而止,仍赐养浩帛,以旌直言。三月,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奏曰:“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而遽兴大役以妨务农,恐失民望。”从之。帝尝谓拜住曰:“朕委卿以大任者,以乃祖安童世祖克成善治也。”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屡杀大臣,鬻狱卖官,广立朋党,凡不附己者必以事去之。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相事也。以金谷细务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铁木迭儿复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思明忌拜住方正,谋中害之。左右得其情,乘间以告,且请备之。拜住曰:“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夏六月,拜住以海运粮世祖时顿增数倍,今江南民力困极,而京仓充满,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免之。时铁木迭儿过恶日彰,拜住悉以奏闻。上悟,夺其官。 * * 党铁失等甚惧,乃生异谋。晋王也孙帖木儿时镇北边,铁失潜遣人至王所,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未至,车驾南还,次南坡,铁失等夜以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拜住,遂弑帝于行幄。晋王即位,铁失等伏诛。诏有司备仪卫,百官耆宿前导,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大作佛事。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乃祖安童世祖克成善治也相:辅助

B.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疾苦

C.铁木迭儿复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引:推荐

D.拜住以海运粮世祖时顿增数倍视:观察小题2: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拜住“贤”的一组是 (3分)

①嫌疑之际,君子所慎           ②而遽兴大役以妨务农,恐失民望。

③大臣协和,国之利也           ④奏请岁减二十万石  

⑤遣使赴上都告变               ⑥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拜住是元初名相安童的孙子。早年在朝廷官袭宿卫长,后虽然得到太子的欣赏,

但他宁可得罪太子,也不愿为其招来祸端。

B.拜住支持张养浩上疏,劝阻元帝在服丧期间张灯设宴庆祝元宵,并且带着张养

浩的奏章进谏,使张养浩得到了元帝的奖赏。

C.右丞相铁木迭儿在朝中打击异己,滥杀大臣。拜住暗中进言,使王毅、高昉得

以保全。张思明因忌恨拜住方正而密谋陷害时, 拜住则不予计较。

D.在 * * 党铁失的叛乱中,拜住不幸被杀;晋王即位后,诛杀铁失,将拜住的画像送到寺庙,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小题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5分)

(2)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