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后面问题。(11分)

祭常山回小猎

苏 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谳,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朝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注释:①诗作于密州知州任上。是年十月,诗人到郡城南二十里的常山祈雨,回来路上和同官在常山东南的黄茅冈举行了一次习射会猎。②翠谳:苍翠的山峰,指常山。③西凉簿:晋 * * 谢艾,本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④白羽,即白色的羽扇,儒将所持。

小题1:此诗颈联写景有什么作用?尾联用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6分)

小题2:诗人在颔联剪取两个猎射场面进行精细描写,请从炼字的角度作简要赏析。(5分)

答案

小题1:白云、绿岭、红叶,色彩对比鲜明,更增强了诗情中的画意;(1分)映衬了诗人雄姿英发、豪气勃发的人物形象。(2分)②以谢艾自许,说朝廷如果委予边任,亦不减谢艾,定能麾兵败敌,抒发了自己渴望驰骋疆场、为国报效的昂扬壮志与激越情怀。(3分)

小题2:上句,尤妙“弄风”二字。骏马于一驰一骤、一腾一跃之间,扬起阵阵劲风,风因马起,马鼓风劲,一“弄”字,境界全出。下句,掠地,足见其训练有素,又见其凶猛异常。苍鹰以“掠地飞”的震撼姿态追捕逃兔,场面宏大,动态十足。(两句都分析,得5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问的是写景和用典。一般来说,古诗中写景,都是为了使景物特点更鲜明,都是为了很好的抒情;至于用典,大多为了以典故自比,抒发自己的情感。本题中,颈联使用的几个表颜色的字眼很惹人注目,而且描写的是一位整站兵将的形象,因此可从色彩和人物形象方面分析。尾联用的典故可从注释中得知,联系作者和典故中人物的共同点,可知用典原因。

小题2:

题目分析:回答此题,要注意题干中“炼字的角度”一语,分析颔联选字炼词的技巧,尤其注意颔联中的动词和形容词以及词语的搭配拈连。比如形容马用“弄风”一词,形容鹰用“掠地”一词,等。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