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九年级(1)班正在进行有关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史料呈现】
材料一:魏主(即北魏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贵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一一《资治通鉴》
材料二:元朝时期,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
材料三:清朝,西藏与中央政府联系更加紧密。——北师大版七下《历史》教材
【问题探究】
(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进行姓氏改革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回族作为一个新民族形成的最重要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举一例说明材料三所说的“西藏与中央政府联系更加紧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总结】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以土德王,而土色是万物之元,因此要改为姓元。
(2)元朝国家统一,各地区各民族交往频繁。
(3)①顺治帝时正式赐予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的封号。②康熙帝时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③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并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4)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的交往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