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有全家团聚的习俗。

小题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所表现的诗人的心情。(2分)

答:                                                                                      

小题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与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如何理解?(4分)                               

答:                                                                                      

答案

小题1:“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身”和“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影”与“身”皆抱膝枯坐,显得形影相吊。表现诗人思家时的孤寂心情。(2分)

小题2:二者都用了对面落笔(想象、虚写)的手法。白诗想象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王诗想象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带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他们都是通过想象家人如何思念自己来表现自己“思家”的。两诗都不直接写自己思念家乡,而写家乡亲人思念自己,将深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含蓄委婉。

小题1:

题目分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扣住题目中“思家”与句子中“抱膝”“影伴身”展开适当联想与想象来分析。同时由注释“有全家团聚的习俗”可品味出诗人的孤寂之情。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主客移位是唐代诗人写诗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法,也可以称做对面落笔、想象、虚写。这种手法的作用是将某种感情抒发得含蓄委婉。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