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咏荷上雨(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小题1:请简要分析下片“却是池荷跳雨”一句中“跳”字的好处。(3分)

小题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跳”就是“跳动、跳跃”之意。雨点在荷叶上快速跳跃,一方面有力衬托了雨势之急(1分);另一方面也是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把雨打荷叶的情景描写得绘声绘色,生动别致。(1分)

小题2:开始诗人梦中泛舟西湖花底,看满湖烟水,闻阵阵幽香,因而沉醉其中(1分);忽然急雨袭来,敲打船篷,致使诗人午梦惊醒(1分);诗人醒来眼前却出现了“荷叶跳珠”、“水银流泻”更加美妙的境界,欣喜之情又油然而生(2分)。(不拘泥于答案,只要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炼字艺术。诗句中这一“跳”写出了急雨雨点在荷叶上快速跳跃的情景。一方面,跳字上面雨点大,砸在荷叶上溅起来了;另一方面,又赋予雨点人性,拟人手法把急雨打荷叶的场景写活了——绘声绘形、栩栩如生。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抒情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很显然,这样的问题预示着诗歌所描写的情景是有变化的诗人的情感是有变化的,解答时要求我们梳理诗歌的行文思路和描述场景的发展变化。这首词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实景,从梦游西湖道醒来欣赏池荷跳雨的场景变化就是词人梦中美景的愉悦到现实美景的欣喜的变化,虽然场景发生了变化,但整首词都充满了喜悦之情,只是两种不同的喜悦罢了。这也是诗人杨万里乐观开朗的风格。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