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如梦令①
苏 轼
为向东坡②传语,人在玉堂③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①此词是作者从被贬的黄州回到京城担任翰林学士时所作。②东坡:地名,指黄州的东坡。③玉堂:指翰林院。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小题2: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的艺术效果作简要赏析。(4分)
小题1:(2分)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对别后黄州东坡的眷念(或意欲归耕东坡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小题2:(4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1分)诗人面对春雨喜降,适宜犁地的春耕之时,引发了“归去、归去”的念头。(2分)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归耕东坡的意愿和对清静自适生活的追求。(1分)(意思对即可。如从设问、反复等角度进行赏析,言之成理亦可。)
小题1:
题目分析:解答本题要仔细体会“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的词韵,尤其要抓住“归去,归去”来揣摩,可揣摩出对黄州东坡的眷念之情。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题干要求中有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解答时要选自己是有把握的一种。“别后有谁来?”是设问,“归去,归去”既是直抒胸臆,又是重复。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