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1949年9月,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国政协讨论国歌时,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力荐用这首歌作为新中国的国歌。毛 * * 、周 * * 都支持他们的意见。这时有人提出:歌词中有一句“中 * * 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眼下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即将成立,是否应该把这句改一下。周 * * 说:“我们面前还有帝国主义反动派,我们的建设越有进展,敌人越嫉恨我们,就越想法破坏我们,你能说不危险了吗?倒不如留下这句词,使我们耳边警钟长鸣。”一席话使人豁然开朗,全体政协委员一致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后来经过岁月的检验,这首歌被正式定为国歌。

1.照样子,写句子。

我们的建设有进展,敌人嫉恨我们,就想法破坏我们。

……越……越……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理解“警钟长鸣”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在繁荣昌盛的今天,“中 * * 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遇到紧急情况,我们越镇定,就越容易想出对策,越容易脱离险境。

2.中 * * 在前进的道路中,还会遇到敌人和危急的情况,我们要时刻警惕,加以预防。

3.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振奋精神,为保卫伟大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14分)

庄周家贫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注释:①贷粟:借粮。    ②监河侯:监河的官。     ③鲋鱼:鲫鱼。      ④波臣:水中的小百姓。此为鲋鱼自称。    ⑤激:阻止水流。此处为“阻断水流引向······地方”的意思。  ⑥然:乃,就。      ⑦枯鱼之肆:干鱼市场。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4分)

(1) 庄周愤然作曰(          )           

(2)我南游吴越之王(               )      

(3) 周视车辙(              )           

(4)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我哉(          )      

小题2:.与“有中道而呼者”中“而”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呼尔而与之

B.而吾蛇尚存

C.报先帝而忠陛下

D.再而衰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2分)

吾 得 斗 升 之 水 然 活 耳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⑵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小题5:.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什么启示?(2分)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