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11月15日,中 * * * * 习 * * 在十八届中 * * 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2013年1月8日,中 * *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 * * 李克强在会见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莫斯科维奇时强调指出,当前,发达国家面临突出经济矛盾,新兴市场国家也难题众多。大家应走到一起,增强互信,凝聚共识,集聚智慧,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经济金融领域的紧迫挑战。希望法方继续为高技术对华出口创造条件,交推动欧盟取消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李克强指出,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最大差距是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缩小这两大差距是实现两花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也会激发巨大的发展潜力,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直面两大差距,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解决的基本途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在提高城镇化质量,并破解城市二元结构,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走出生态、节能、集约的城镇化路子。

(1)材料一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经济生活的哪些道理?(8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8分)

(3)面对材料二中反映的国内国际问题,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应该如何积极应对?(12分)

答案

(1)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2分)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分)③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分)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分)⑤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重视解决就业、收入、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2分)(注:只要答对任意4点,即可得满分8分)

(2)①在“引进来”方面,要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分)②在“走出去”方面,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2分)③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2分)④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2分)

(3)①在国内,政府切实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6分)②在国际,以国家共同利益为基础,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建立国际新秩序;推动世界多极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要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经济金融领域的紧迫挑战。(6分)

考点分析:(1)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人们希望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而这些正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目标。因此,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可从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国家的宏观调控等角度进行分析。(2)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应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说明,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要具体分析新形势下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特点,二是应坚持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原则。(3)材料中表明国内问题主要是在发展不平衡,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解决这一问题,可从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等角度分析说明。国际问题主要表现在各国都面临发展的困境、国外还存在对华贸易歧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从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多极化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