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2013·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小题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小题2: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题目分析:

小题1::以品味关键句子的形式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写竹梢的清影,和竹叶被风吹动的响声,显得自然而洒脱,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用“细”字来形容树梢的影子映入了茶杯。而“轻逐”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叶声与篆烟相伴的情态。

题目分析:

小题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首七律题为“竹轩诗兴”,写竹轩景物,自然清丽。从所写的景致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志趣。

解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