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 苏 州

苏舜钦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小题1: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刘克庄在《后村诗话·前集》中说:“苏子美歌行,雄放于圣俞(梅尧臣),轩昂不羁,如其为人。”这首诗体现诗人的轩昂不羁了吗?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行舟东出盘门,一片清雅明媚之色:雨过天晴,绿柳依依,白鹭翩飞,近水明媚,远山葱翠。作者在前两联中描绘出了一幅清雅明媚的苏州风物图,体现了他喜悦的心情。

小题2:这首诗虽以清切闲淡为主,却也散发着轩昂不羁之气。颈联,作者虽然“一身羁苦”为俗人所轻,但他能看到“万物盛衰天意在”,自有一股洒脱之意。尾联中,作者看到了“无穷好景”,却选择了“暮亦行”,这种选择也体现了他的轩昂不羁。

题目分析:

小题1:诗歌往往通过诗中的意象和事物的特征来反映诗人的思想感情。这种题型要求根据诗歌的内容,体味诗人的感情。因此,解答此题,要先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画面,再总结出景物的特点,最后,根据特点,明确诗人的情感。

小题2:解答此题,先要找出能体现作者内心世界的诗句,再由此得出人物形象的特征。因为题干指出“轩昂不羁”一词,所以思考的角度就相当明确。诗歌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从颈联看出作者是“一身羁苦俗人轻”,但他能欣赏好景且不留恋,选择“暮亦行”;看透“天意在”,丝毫没有怨愤情绪,尽显轩昂不羁之姿。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