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2013·山东淄博桓台二中阶段性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小题1: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春生”?总体来看,这些意象描写对全诗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鉴赏其抒情的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和风、啼鸟、河畔草、树头花。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小题2: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以拟人手法虚写(想象)春天到了“我”的家乡,到处找“我”不见,而“我”只有托春天向家人传达沦落江州的行踪,愁苦心情的抒发,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

题目分析:

小题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步骤:①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这些意象在颔联和颈联中出现,主要有和风、啼鸟、河畔草、树头花。②意象描写的作用。意象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一切景语皆情语。注意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本诗中颔联和颈联所写景物是乐景,尾联“沦落在江州”可见是哀情。故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的效果。

题目分析:

小题2: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理解能力。分析抒情的技巧,就是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从四方面入手:①看语言特点;②看修辞;③看表达手法;④看结构。答题步骤:①找出所用的手法。本诗的“觅”字写出春天到了作者家乡,到处找不见作者。这是拟人手法,同时又是对春天的虚写。②分析拟人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抒发出这种愁苦心情。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