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2013·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张 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注】 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小题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先写因笛声引起思乡之情,奠定思乡的情感基调;然后写眺望故乡而不得,再写眼前之景,燕子觅食、筑巢,雨中梨花,思乡之情,孤苦之愁,油然而生。

小题2:“不是苏堤也皱眉”写自己清明时节因思乡而夜晚无眠,漫步江头,折柳而归,虽非故乡苏堤之柳,也足以撩动思乡之愁,且更令人愁眉不展。杨柳原为离别的象征,远离故乡折柳,实只能徒增烦恼,将自己的思乡愁绪更加强烈地表达出来。

题目分析:

小题1:先由下片“故乡惟有梦相随”一句得出这首词表达的感情:思乡之情。然后找出上片写到的意象——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从中分析是如何表现思乡之情的。

题目分析:

小题2:解题要结合前句“夜来折得江头柳”,杨柳原为离别的象征,而远在异乡折柳,更添愁绪。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问答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GF—1999—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采用可调价施工合同形式。工期20个月,经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8—2所示,各项工作在其持续时间内均按匀速进展,每月完成投资,见表8-8。

表8-8

每月完成投资

(单位:万元)

工作ABCDEFG
计划完成投资6070901206015030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场地标高,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致使施工单位机械闲置和人员窝工损失。 事件2: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C工作发生工程量变化,增加造价10万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如期完成了C工作。 事件3:D、E工作受A工作的影响,开始时间也推迟了1个月,由于物价上涨原因,6~7月份D、E工作的实际完成投资较计划完成投资增加了10%。D、E工作均按原持续时间完成,由于施工机械故障,J工作7月份实际完成计划工程量的80%,J工作持续时间最终延长1个月。 事件4:G、I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非常恶劣的气候,导致G工作持续时间延长0.5个月;施工单位采取了赶工措施,使工作能按原持续时间完成,但需增加赶工费0.5万元。 以上事件1~4发生后,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要求。 该工程1~7月份投资情况见表8-9。 表8-9

1~7月份投资情况

(单位:万元)

月份1234567合计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1301301303003302102101440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130130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 130130     

问题:

填写表8-9中空格处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并分析7月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