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文化产业增加值图
![](https://img.ixiawen.com/uploadfile/2017/0524/20170524122857456.png)
注:英国、韩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而我国只有2.75%左右。
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传统产业经济指标变化情况统计表
(与2009年相比较)
![](https://img.ixiawen.com/uploadfile/2017/0524/20170524122857231.p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2011年11月18日,首个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在上海揭牌。该基地的建立是探索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在上海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今后将逐步推广,逐渐在全国建立一批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2)请说明“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广”做法的哲学依据及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2012年,山东省把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激励全省文化领域加强创新,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组织开展“孔子文化”对外展览、展示、传播等活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
(3)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山东省上述做法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文化产业增加值都呈上升趋势,但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偏低,与英、韩相比差距较大,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②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产值、利润增速比较快,能耗增速比较低,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哲学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或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主要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山东激励文化领域加强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山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展现文化多样性有重要意义。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山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有利于实现文化强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