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济南外国语学校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
许 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 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
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小题1:“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远处的云彩渐渐归返太华峰际,残云远去,天将放晴;稀疏的细雨缓缓地路过中条山区,给人一种灵动、清爽之感。情随景迁,随着天空放晴,诗人的情绪也从离愁别苦中陡转过来,胸襟也因之开阔、豁达起来。
小题2:诗人赴京应考即将到达目的地,却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隐者生活。委婉含蓄地表白了诗人并非热衷功名之人,写出了诗人动摇于出仕与退隐之间的矛盾心态。
题目分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题干限定在动词上,在这两句中就是“归”和“过”字。残云归岫,说明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从写景看,诗人拿“残云”再加“归”字来点染华山,又拿“疏雨”再加“过”字来烘托中条山,这样,“太华”和“中条”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因为其中有动势——在浩渺无际的沉静中显出了一抹飞动的意趣。
题目分析:
小题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照理说,离长安不过一天路程,作为入京的旅客,总该想着到长安后便要如何打算,满头满脑盘绕“帝乡”去打转子了。可是许浑却出人意外地说:“我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呢!”含蓄表白了自己并非专为名利而来。这类结尾,委婉得体,优游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