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门引

张 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小题1: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描写了风雨、庭轩、残花、楼头画角、重门、明月、秋千影等意象。渲染出凄冷、孤寂、伤感的氛围。

小题2:示例:

1.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寄寓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忧苦心境。(意思对即可)

2.烘托。词中描绘了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时至,侧面烘托了词人的心绪不安;通过描写隔墙的秋千之影,来烘托入夜后月明人静的凄清,进而烘托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抑郁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题目分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描写的意象从词中不难找到,关键是要找全。由“风雨、残花、秋千影”等可以看出渲染出了凄冷、伤感的氛围。

小题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词用景表情,寓情于景,尤其是词之末句,写人却言物,写物却只写物之影,影是人,人又如影之虚之无,确实写出了隽永的词味。另外词中还用气候、秋千影等侧面烘托了词人的心情。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